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支撑******
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必然要求。一方面,实现乡村振兴,亟需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人才投身乡村建设,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;另一方面,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,必将促进乡村人才的产生和发展,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机遇和保障。
人才兴则国家兴。人才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,乡村人才作为乡村建设的核心要素,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,人才振兴是关键。在接续奋斗乡村振兴进程中,要紧紧抓住“人才”这个关键,充分发挥好乡村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。
产业振兴依靠人才精进实干。乡村振兴的实施着力点在于“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、组织振兴”,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,人才振兴是主攻方向之一,是决定影响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。推动产业振兴,实现强农兴农的目标必须发挥人才支撑作用,要从退伍军人、致富能手、农技人员等人群中选拔培育培育致富队伍,提高振兴产业、为民服务的本领。以产才融合创新产业发展理念,培养高素质乡村治理人才,提高产业效能,优化专业技术人才供给,丰富产业类型,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造产业活力,通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乡村产业振兴。
文化振兴依赖人才塑造培育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文化振兴是灵魂。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,而且对于乡村组织振兴、生态振兴、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。乡村文化振兴的背后彰显的是教育的力量,需要具备人文方面学识和认知的乡村人才,发挥创造力传承乡村文化,改变乡村精神风貌,充分挖掘乡村蕴涵的文化资源,产生内驱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。要理解乡土文化、认同乡土文化、尊重乡土文化、热爱乡土文化,增强文化自信,同时要实现生活环境好和人文环境美,生态振兴依托具有相关知识能力的人才来作为担当,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环境。
组织振兴依赖人才执行落实。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。乡村治理有效关键靠组织,需要整合乡村中的各类先进组织力量,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,均离不开乡村人才的智慧和力量。要注重从选派的驻村干部、大学生村官、返乡创业能手和致富带头人群体中,把那些政治素质过硬、能力本领高强、群众口碑好的选育成村级党组织负责人,选优配强村级班子。要始终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,拓宽农村选拔吸纳干部人才渠道,选树好勤勉工作、敢挑重任、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,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工作队伍。(魏丹亚)
美媒:美军舰去年穿过台海次数降至四年来最低******
【环球时报综合报道】美媒数据显示,去年一年,美军舰穿过台湾海峡的次数,降到4年来最低。
据美国彭博社7日报道,美国第七舰队去年共派出9艘军舰通过台湾海峡。最近一次是在5日,台美军方称,美海军第七舰队“伯克”级导弹驱逐舰“钟云号”5日通过台湾海峡,是今年首次公开纪录。台“国防部”当时表示,美驱逐舰是由南向北行驶。对此,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,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对美舰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,一切动向尽在掌握。
彭博社的数据同时显示,美国海军2022年全年在南海进行了4次航行行动,是6年来最少的一次。彭博社称,针对相关数据的询问,五角大楼目前没有回应。
彭博社表示,美国海军减少活动,与大陆方面在台海周边的军事行动次数增加形成强烈对比。根据台“国防部”每日实时军事动态统计,可知2022年共有3445架次解放军军机在台海活动,日均9架次。彭博社声称,减少通过台湾海峡或南海的航行次数,是美国消除两国摩擦的一种方式。
去年6月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会上回应外媒时明确表示,根据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和中国国内法,台湾海峡水域由两岸的海岸向海峡中心线延伸,依次为中国的内水、领海、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。中国对台湾海峡享有主权、主权权利和管辖权,同时也尊重其他国家在相关海域的合法权利。他表示,国际海洋法上根本没有“国际水域”一说;有关国家声称台湾海峡是“国际水域”,意在为其操弄涉台问题、威胁中国主权安全制造借口,中方对此坚决反对。(李耀)(环球时报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